顯示具有 安全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安全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

界線崩壞中?孩子是你的行為複印機

 

📘 系列四:家長界線崩壞中?你才是孩子的活體教科書!

#親子教育反思 #自我界線 #家長榜樣

🤯 罵孩子雙標?先問自己:「我刷手機卻要他讀書?」「我暴怒卻要他冷靜?」——孩子是你的行為複印機啊!(驚醒)

🧩 心理學暴擊:鏡像神經元效應

🔍 科學證實:孩子大腦靠模仿父母學習!當你:
│ 踩到人說「借過」 vs 吼「不會讓路啊?」
│ 遲到道歉 vs 辯解「塞車怪我嗎?」
👉 你怎麼處理錯誤,孩子就怎麼複製!

✅ 成為「有界線大人」的修練:

✨ 戒掉情緒勒索毒詞
❌ 「你再這樣媽媽要哭了!」、「我白養你了!」
⭕️ 「我們都有點生氣,先暫停十分鐘。」(示範情緒管理)

✨ 說「這是原則,不是心情」
孩子抗議時,指著家庭憲法:「看!這條我們上週一起定的,跟媽媽現在心情無關喔~」

✨ 當「定錨型父母」
│ 情緒穩定 → 孩子有安全感
│ 說到做到 → 孩子學會信任
│ 承認錯誤 → 孩子知道脆弱不可恥

🌿 行動呼籲 CTA

最好的教養,是活出你希望孩子成為的樣子!
👍 按讚對自己喊聲:「當父母好難,但我還在進步!」
🔔 追蹤我,下篇聊「養出打不垮的韌性小孩」


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

三歲人類的儀式感修煉手冊

 《三歲人類的儀式感修煉手冊——那些「我!自!己!」教會我們的事》

文/育兒觀察日記

當三歲娃用顫抖的小手死命護住吸管,眼淚鼻涕齊飛大喊「我要自己插」時,請深吸一口氣——這不是叛逆,而是人類幼兒正在進行「宇宙主權宣示儀式」!

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

寶寶偵探大出動:非要我站著抱才肯安靜…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經驗?

👶寶寶偵探大出動:媽媽你給我站起來!🙋‍♀️
每次一坐下,寶寶馬上就「警報響起」開始哇哇叫,非要我站著抱才肯安靜…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經驗?🤔
來來來,讓我們一起來破解這個「小偵探」的秘密吧!🔍✨

1️⃣ 前庭感覺小雷達🛰️
寶寶身體裡有個「小陀螺儀」!
你走動、站著時,他會感受到晃動和平衡的變化,就像坐在搖搖椅一樣舒服。
一停下來(坐下),他馬上發現「欸?怎麼不動了?」開始抗議啦!

2️⃣ 本體感覺小偵探🦶
站著抱和坐著抱,寶寶身體的壓力和支撐感完全不一樣!
就像你坐雲霄飛車和坐沙發的差別,寶寶一秒就能分辨出來~🎢🛋️

3️⃣ 原始本能求生術🐻‍❄️
動物媽媽帶寶寶逃命時,寶寶會自動進入「冷靜模式」讓媽媽好移動。
人類寶寶也一樣,站著抱、走動時,他們特別有安全感,情緒也超穩定!

4️⃣ 觸覺&安全感包覆🫶
被媽媽抱著、搖搖晃晃,寶寶就像回到肚子裡一樣有安全感。
一坐下,這種「搖搖包裹感」消失,寶寶就覺得「媽媽是不是要離開我了?」開始小小抗議~

5️⃣ 媽媽的心電感應💓
你的動作、情緒,寶寶都能感受到!
你想放鬆,他馬上像有無線電波一樣連線偵測~

🌈生活比喻小結論🌈
抱著走動=雲霄飛車🎢+搖搖椅=超有安全感

坐下來=突然停車🛑=「咦?怎麼了?」開始警覺

媽媽的動作和情緒=寶寶的「無線電波」隨時接收📡

每個寶寶的小雷達靈敏度不一樣,有的超級偵探,有的比較能接受靜靜被抱。
這都是正常現象,隨著長大會慢慢適應的喔!💪🥰

媽媽們,加油!
你不是一個人,大家都在「站著抱寶寶」的路上努力~🤣💖

#新手媽媽 #育兒日常 #媽媽的日常 #寶寶偵探 #媽媽抱抱 #育兒知識 #生活比喻